2種運動改善下交叉症候群
2種運動改善下交叉症候群
你是否經常站沒多久,就容易感到腰痠背痛呢?當心是「下交叉症候群」已經找上你囉!
什麼是下交叉症候群?
- 下交叉症候群之所以會稱為下交叉,顧名思義是個X型,我們可以從身體側邊畫一個X形狀,X的四個象限,分別代表了無力及緊繃的地方。
- 腹部的肌肉以及臀部的肌肉為無力,而下背肌群及腿部前側的肌肉也會感到異常緊繃,做出的動作便是大家常聽到的「骨盆前傾」了。
下交叉症候群(骨盆前傾)的簡易判斷
一起來做個簡易判斷,看看自己有沒有骨盆前傾吧!
- 位置A:雙手叉腰,四指朝前上下動一動,會摸到左右各一個突起尖尖的骨頭(髂前上脊)。
- 位置B:由肚臍往下,摸到的第一塊骨頭(恥骨)。
找到這兩個點後,我們從身體側邊看,當位置A比位置B還前面時,為「骨盆前傾」;反之,位置A比位置B還後面時,為「骨盆後傾」。
下交叉症候群(骨盆前傾)較常發生的族群
- 整天坐的時間較久,髖屈肌群會長時間處在縮短狀態,而我們在站姿拉長髖屈肌群時,將骨盆往下拉,而牽動腰椎伸展前推的姿勢。
- 久站、常穿高跟鞋、體重過重、孕婦、駝背…等族群中。
骨盆前傾並不是一個症狀,而是人本就能產生的正常動作,動作本身沒問題,而長期處於某特定姿勢,或反覆使用特定某肌群,使肌肉長時間處在出力或縮短的狀態,例如:造成腹部無力外突,下背肌群緊繃感到壓力..等,這時後,骨盆前傾可能就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了。
下交叉症候群(骨盆前傾)的改善方針
針對下交叉症候群的改善方針,重點會在「放鬆髖屈肌群與下背肌群」及「訓練強化腹肌肌群與臀部肌群」上,以下提供了兩個伸展動作及訓練動作,一起來試試看吧!
放鬆髖屈肌群與下背肌群
伸展一:髖屈肌伸展(伸展右側為例)
採取高跪姿,左腳置於前側,右腳置於後側,做出一個捲腹的動作,會感覺到臀部以及腹部是有出力的感覺,維持出力的感覺,慢慢將臀部往前推,在核心穩定下慢慢將幅度加大,維持20-30秒再換邊。
伸展二:嬰兒姿(下背伸展)
採取跪姿,膝蓋約與肩同寬,將雙手沿地面慢慢伸直向前延伸,感覺肩膀手臂儘量靠近雙耳,做出肩胛微微上提的姿勢,停留在此處,搭配深呼吸,感覺下被在吸氣時向外推出,由內而外的被伸展開來,重複10-15次。
訓練強化腹肌肌群與臀部肌群
訓練一:死蟲式(僅活動髖關節)
俯臥姿,將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,雙腳向上抬高,保持腹部收緊,腰部平貼地面,吐氣時將腳像遠端伸出,吸氣江角帶回起始位置,重複10-15次換腳。
訓練二:橋式
俯臥姿,雙腳屈膝約與肩同寬,保持腹部收緊,感覺腳跟下踩時,臀部及腿後側發力,嘴巴吐氣將骨盆向上推起,吸氣回復到起始位置,重複10-15次。
下交叉症候群(骨盆前傾),在外觀上不僅有明顯的變化,在日常生活中,也會有實質的影響。解決此狀況的最佳辦法,就是調整平時長時間維持的姿勢,或定時起來伸展走動,若能搭配適度的肌力訓練,改善上,則更能事半功倍。
編輯者: 林姵雯 (Cona)、王子嘉
一對一私人教練推薦 :
https://www.movewell.com.tw/venueB_trainer_team/45
聯絡電話:06-299-8100
客服信箱:movewell01@icloud.com
營業時間:08:00 - 22:00 (週日 08:00 - 18:00)
場館地址:台南市安平區文平路1號
預約網址:https://www.movewell.com.tw/experience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