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里肌、雞胸肉差別大公開|營養價值、口感與料理方法一次解析

 









雞里肌、雞胸肉差別大公開|營養價值、口感與料理方法一次解析


雞里肌跟雞胸肉,到底差在哪?常常去超市買雞肉,看到標示還是傻傻分不清,別擔心!這篇幫你一次搞懂「雞里肌雞胸差別」,從營養價值、口感到適合的料理方式通通解析,無論你是健身族、減脂族還是料理新手,看完就知道怎麼選、怎麼煮最對味!


雞里肌、雞胸肉是什麼?外觀與部位介紹  

雞里肌、雞胸肉是什麼?外觀與部位介紹

很多人以為雞里肌和雞胸肉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,其實它們「有親戚關係」!要分清楚雞里肌雞胸差別,先從認識部位開始,之後在買菜或做菜時才不會傻傻分不清。


雞里肌在哪裡?屬於雞胸的哪一部分 

雞里肌其實就是「雞胸肉裡的小里肌」,位置藏在雞胸肉的內側,一隻雞只有兩小條,非常珍貴。它呈細長狀、厚度均勻,口感比雞胸更嫩、更細緻。因為運動量少,肌肉纖維細,所以煮起來不容易柴,也難怪會被稱作「雞肉界的嫩肩里肌」。


雞胸肉結構解析|厚薄、紋理差異 

雞胸肉是整塊從雞隻胸前取下的大塊肌肉,是許多人健身、減脂時的首選。它的厚度不一,靠近翅膀那側較厚、靠近肚子處較薄,肌肉紋理粗、纖維長,因此料理時特別容易乾柴,想煮得好吃,就要注意刀工與料理手法。


外觀分辨小技巧|別再買錯! 

在超市看到包裝寫「雞里肌」時,不要以為是高級食材,其實它只是從雞胸肉分切出來的細長條狀肉,通常數量不多、價格略高。雞里肌細且短,有明顯白色筋膜;雞胸肉則是一大片、有厚薄不均的肉塊。

分辨方法:雞里肌=細條狀、雞胸=大片狀,記住這招,下次買肉就不會搞混囉!


雞里肌雞胸肉差別在哪?營養成分比一比   

雞里肌雞胸肉差別在哪?營養成分比一比

很多人健身或減脂都會選擇雞胸肉,但你知道雞里肌其實也是超熱門的低脂高蛋白選擇嗎?到底這兩種肉的營養價值有什麼不同?一起來比較看看!


熱量、蛋白質、脂肪含量完整比較 

根據衛福部食藥署資料,每 100 克雞里肌與雞胸肉的營養成分如下(去皮、未調味):


項目
雞里肌
雞胸肉
熱量
約 105 kcal
約 110 kcal
蛋白質
約 24 g
約 23g
脂肪
約 0.6 g
約 2 g


從數字來看,其實兩者在熱量與脂肪上差異不大,但雞里肌稍微高一點點,更適合做清淡料理或作為寶寶副食品使用。


雞里肌是不是更嫩、更低脂? 

是的,雞里肌不僅脂肪略低,而且肌肉纖維更細緻,吃起來明顯比雞胸嫩很多,尤其適合快速料理或簡單舒肥就能吃的健康食譜。雞胸肉則因為纖維粗,烹調時更容易乾柴,需要搭配醃料或低溫烹調保濕。


減脂、增肌該選哪一種? 

對於想減脂的人來說,雞里肌比較容易入口、不油膩,是非常理想的清爽蛋白質來源;而對於追求肌肉成長、每日需要大量蛋白質的健身族,雞胸肉大塊、取得方便、CP 值高,會是更實用的主力來源。其實兩者可以搭配輪替,口感不單調、營養也更均衡!

延伸閱讀:吃高纖維真的可以減肥?營養師破解三大迷思!


雞里肌與雞胸肉口感與料理方式差異  

雞里肌與雞胸肉口感與料理方式差異

明明都是白肉部位,為什麼雞里肌吃起來超嫩,雞胸肉卻容易又柴又乾?除了部位差異外,烹調方式也大有關係!選對方法,雞胸也能變得多汁好吃。

雞里肌怎麼煮最嫩?適合快炒或舒肥 

雞里肌天生肉質細緻,只要不要煮太久,基本上都不會柴。最推薦的做法有三種:舒肥、快炒、簡單水煮。

  • 舒肥法:將雞里肌用香料或蒜泥醃一下後放入夾鍊袋,低溫(約 60°C)加熱 30 分鐘,熟度剛好、口感超嫩。

  • 快炒:切小塊後大火快炒 2~3 分鐘,搭配蔥蒜或椒鹽風味都很適合。

  • 水煮法:煮沸後轉小火燙 3 分鐘內撈起,冰鎮後可做涼拌或雞絲沙拉。

因為雞里肌脂肪少但水分多,所以只要掌握火侯,很容易做出「嫩嫩的白肉」。


雞胸肉不柴的料理技巧公開 

雞胸肉的重點在於,不要一次煮太厚、不要高溫久煎、記得先醃或拍打!
以下是幾個常用的技巧:

  • 橫切對半:雞胸中間厚、兩側薄,建議先切成厚度均勻的薄片,讓熟度一致。

  • 輕拍鬆筋:用刀背或肉槌稍微拍打,可讓肉質更鬆軟。

  • 優先舒肥法或乾煎封汁:舒肥約 58~60°C 半小時是最穩定的嫩作法;若要用煎的,建議先兩面上色再悶煮。

  • 醃漬入味保濕:使用優格、鹽水、味醂等醃料可改善乾柴口感,料理前 30 分鐘醃最理想。

雞胸雖然稍難駕馭,但只要掌握技巧,照樣能變成「好吃又便宜的減脂神肉」!


雞里肌雞胸肉哪個比較好?依需求挑選更聰明  

雞里肌雞胸肉哪個比較好?依需求挑選更聰明

有些人追求口感、有些人看重營養,有些人則是考量價格與保存便利性,到底雞里肌雞胸肉哪個比較好?沒有絕對答案,關鍵在於你怎麼吃、怎麼用!


減脂族、健身族、家庭主婦適合的選擇 

  • 減脂族:推薦雞里肌。因為它更嫩、脂肪更低,即使清水煮也不乾柴,很適合當便當菜、低醣輕食主角。

  • 健身族:雞胸肉仍是王道,CP 值高、蛋白質豐富,搭配舒肥或水煮可一次備餐多份。

  • 家庭主婦:建議兩種都買。雞里肌適合煮給小孩吃(軟嫩好入口),雞胸肉則可作為煎、炒、烤、燉的萬用料理主角,價格也更實惠。

價格、取得難易度、市場供應差異 

  • 雞胸肉:在傳統市場、大賣場、超市都很好買,一般約 NT$40~60/斤,有促銷時更便宜,是日常補貨首選。

  • 雞里肌:因為量少、需求漸增,通常價格較高,約 NT$70~90/斤,且不是每家超市都有單獨販售。建議選擇有分切服務的傳統市場或熟悉的肉販預定,比較穩定。


冷凍保存與分切技巧懶人包

  • 雞胸肉 建議一片片分裝冷凍(可用保鮮袋壓平),要用時提前冷藏退冰即可;也可以整片舒肥後再分切冷凍,料理更方便。

  • 雞里肌 則因為條狀小巧,很適合一包分裝 3~5 條,快速退冰後就能煎炒。

小提醒:不論哪種肉,避免反覆冷凍解凍,會影響口感與水分流失;一次備餐多份+分裝最有效率!


雞里肌雞胸肉差別 Q&A|常見問題一次解答  

看完上面的比較與料理方法,還是有點搞不清楚?沒關係,這裡整理出雞里肌雞胸差別中,大家最常問的幾個問題,快速解惑!


Q1: 雞里肌真的比較嫩嗎?煮久會柴嗎? 

是的,雞里肌的肉質纖維細、油脂少、水分多,天生比雞胸嫩。即使用水煮或舒肥也能保有柔軟口感。不過煮太久、火太大還是會變柴,建議抓緊時間快煮快吃,或搭配低溫烹調保水分。


Q2:雞胸肉和雞里肌熱量差很多嗎? 

其實差異不大!兩者都是高蛋白、低脂的好選擇。以100克來說,雞胸約110卡、雞里肌約105卡,蛋白質含量也相近,雞里肌稍低一點脂肪。如果你很在意熱量數字,雞里肌略勝一籌;但整體差距很小,不用過度糾結。


Q3:可以把雞里肌當雞胸肉用嗎?反之呢?

可以,但要看料理方式。雞里肌體積較小、熟得快,適合炒或舒肥;雞胸肉份量大、適合做主菜、舒肥或大批備餐,如果食譜要求大塊雞肉,雞里肌就不太適合;反之想煮滑嫩炒肉,用雞胸要多點技巧避免變柴。


Q4:超市包裝怎麼看出是雞里肌還是雞胸? 

簡單看形狀就知道!雞胸肉是整大片、厚薄不均的肉塊;而雞里肌是細長條狀、每包數量多且平均大小,有些標示會寫「雞小里肌」或「雞柳條」,其實都是雞里肌,只是命名不同。


Q5:雞里肌雞胸肉能不能一起煮?會影響口感嗎? 

可以一起煮沒問題,但要注意加熱時間與切法要分開處理。雞里肌熟得快,雞胸肉塊大較慢熟,建議分批下鍋或先處理雞胸,再加入雞里肌最後炒一下就好。這樣兩種肉都能保有最佳口感,不會一個過柴、一個沒熟。


想學會健康吃雞肉?就來 MoveWell 動動好體驗專業營養  

雞里肌雞胸肉差別搞懂了,下一步就是把這些知識真正應用在生活裡。不論你是想減脂、健身,還是學會更健康的備餐方式,飲食搭配運動才是打造好體態的關鍵。

在 MoveWell 動動好,我們不只提供專業的一對一教練課程,還有營養顧問指導、團體課程、肌力評估等多元服務,幫助你從根本調整飲食與運動習慣,打造專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模式。

健康吃肉,不只是少油少鹽,而是要懂得選對部位,搭配對的訓練方式。

現在就 預約MoveWell體驗課程,學會吃得好、動得對,讓身體越來越有感!

    ⇥延伸閱讀:重訓吃碳水不怕胖,份量、時機抓住讓你快速長肌肉! 

⇥延伸閱讀:素食者如何攝取足夠蛋白質?5大不可忽略的關鍵 


撰文者:吳欣俞 (Iris) 

編輯者:莊簾臻

營養師推薦:https://www.movewell-fitness.com.tw/coach-detail-63.html  


台南健身房動動好適能訓練中心

營業時間:08:00 - 22:00 (週日 08:00 - 18:00)

•安平館
 聯絡電話:06-299-8100
 地址:台南市安平區文平路1號

•東門館
 聯絡電話:06-209-1080
 地址: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二段365巷28號 
 

預約網址:https://www.movewell-fitness.com.tw/experience.html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羽球選手必做的重量訓練:爆發力訓練(初階版)

運動補給品怎麼選?蛋白質、BCAA、EAA一次搞懂!

器械皮拉提斯vs墊上皮拉提斯|差異、優缺點一次看懂